日前,广州本田雅阁和上海通用别克的相继投产,可以说是近年来国产轿车竞相向大型化、高档次发展的突出体现。这两款“顶级”轿车的问世,使得轿车产品结构“失衡”的状况更趋严重。
前几年,在部分地区限制使用经济型车和桑塔纳持续旺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产轿车出现了向大型化、高档次发展的趋势。
主要特征是国产轿车新品在档次和排量上的明显跃升。电喷发动机、安全气囊、电控中央门锁、ABS,甚至是无级变速系统,“××王”、“××超人”、“××先锋”,产品冠名越来越前卫,但市场最终的反应如何呢?资料显示,1998年我国轿车需求的增长速度仅为6.3%,与1997年的23.4%相比出现了极为明显的回落。国产轿车在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档的同时,与市场实际需求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今年北京新排放标准的实施,暂时将10万元以下的低价车挡在了门外,今年1—3月份北京销售额还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
90年代以来,我国私人购车的比重逐年持续上升,私人用车比重每年以约2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私人购车需求1998年已达50%,其中,轿车私人购买的数量达16.8万辆,目前我国轿车的消费结构正由集团消费向以私人购买为主的多元化需求转变。国内中等收入阶层预期购车的平均价格在7万元左右,10万元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是一道不太容易逾越的“门槛”。
尽管目前一些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人均GDP已经大大接近了轿车进入家庭的临界点,但职能部门政策不配套、手续繁杂、购车及使用过程中税费过高导致消费者负担过于沉重,使居民对未来预期不确定性的增加,都使居民的消费心理趋向保守。